第18章刘琦的推断

“想不到他们这回竟是如此着急。”文聘皱着眉头说道。

他在洛阳城待的时间不算短,自从刘表被调入京城任北军中侯之后,文聘就跟着一直在北军中任职。而北军所负责的正是洛阳北宫的戍卫,因此虽然文聘的职位不高,但这么些年朝堂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他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这两年的大汉已然进入了多事之秋,各种党争引起的动荡层出不穷,朝堂上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人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这每一茬的轮换之间,都少不了有一批人成为阶下囚。

新人上台自然是要对老对手进行清洗,不过在何进被宦官乱刀砍死之前,一切的朝局斗争都还是守着‘大义’这条基线。

你可以清算对手,但也是得经过审问、定罪这些流程之后,才轮到砍头流放一条龙。如董卓这般出手就直接杀人的,却是不多见。

“看来是关东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否则以董卓如今的地位,他断然不需要如此行事。”蒯越冷静的分析道。

董卓如今已经是权倾朝野,整个洛阳城乃至整个虎牢关以西,都被他牢牢的掌握在了手里。现如今,普通朝堂斗争根本无法动摇董卓的位置,能让董卓如此紧张防备的就只可能是关东那些佣兵数万的诸侯们。

当然,他们现在名义上还是大汉朝廷任命的刺史、太守……。

“弘农王乃是何进的外甥,何苗则是何进的弟弟,而董卓是何进给招来洛阳的。如今董卓把何苗彻底钉上了乱党的标签,虽然没有明着对昔日的大将军何进定罪,但却已经在朝堂里完全铲除了何家的残余势力。”文聘说道。

“文聘所言甚是,董卓这一次的行动不可谓不狠毒。何进虽然为外戚,但之前追随在其左右的不乏有世家大族的子弟。”蒯越意味深长的说道。

“先前追随何进的人数众多,且不说南北宫的禁军将领,就连风光一时的西园八校尉也都是何进的属下。这里面不少人在董卓杀了丁原之后,便陆续逃离了洛阳,而这些人里在外募兵者,如今更是不知凡几。”文聘面色凝重的说道。

汉末天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股势力,分别是宦官、外戚还有世家大族。在何进入朝为官的时候,正是宦官当政的顶峰,而他直接面对的,正是臭名昭著的十常侍。

因此,屠户出身、在朝里毫无根基的何进,只能选择与士族合作,因此当初围绕在何进身旁的名人可不在少数。

“不知琦公子对此事有何想法。”文聘的之前话是对着蒯越说的,不过蒯越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头将话题扔给了在一旁静静旁听的刘琦。

刘琦原本在仔细分析着这两位说的话,此刻见蒯越望向了自己,他也终于从思考中暂停了下来。

“何进所交好的士族中,当以四世三公的袁家最为亲密。而在袁家诸人中,袁绍则与何进的关系最为密切。”刘琦认真的说道。

“以郎君的意思,是北海太守袁绍准备行动了?这不太可能吧,这袁家跟董卓可是一派的,若非袁隗倾力推举,董卓决然做不到如今的位置。”文聘这时候不解插上一句。

“现在看来,袁家和董卓之间应该已经产生裂痕了。后将军袁术原本是董卓派出去的一枚棋子,但这个棋子自从到了南阳之后,便再也不曾挪动过半分。而袁隗虽然高居太傅一职,但整个尚书台如今早已成了董卓的天下。

依我之见,袁家与董卓彻底决裂,怕是不远了。”刘琦冷静的说出了自己分析。

此言一出,不但文聘的眉头拧成了一团,就连一直风轻云淡的蒯越现在也严肃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