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们的“家园”

Tom打开新收到的《宇宙种子》最新章节,他知道Sam翻译和修复这些内容一定非常辛苦,不要说修复了,即使他阅读起来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要查询大量资料才能有个一知半解,今天有一些时间,他又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了,下面是最新章节的内容:

改造还在继续,岩石、土壤等也在被改造。元古代所经历的时间很长,沉积的厚度也很大,如中国的燕山地区中、上元古界最厚达10000m,相当于同一地区古生界地层的若干倍。整个地球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在这个改造中,土壤已经有了极大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为后期动植物的发展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当我们看到这里更感到不可思议了,原来我们身边的一粒灰尘都是经过数亿年改造,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早古生代是距今5.7亿年~距今4.09亿年之间的一段时期,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3个纪。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这一阶段出现了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作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们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这段资料非常值得注意,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是非常难理解的。为什么难理解,是因为我们理解的方式不对,我们用现代的理论套用在发展的过程是不够的,虽然我们期待寻找一套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可这并不容易。当我们无法用这一套理论解释一切时我们就会感到难以理解,这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理论有问题。这如同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一样,我们长久以来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当有人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时,有人甚至要把他处死,可后来我们发现太阳也不是地球的中心了。我们总是固执的认为我们已经解释了一切,而且甚至数以亿计的人都拒绝改变,当我们的理论不能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难以理解的,我们不是不愿意改变我们的理解本身,我们只是不愿意抛弃那不切实际的理论罢了。

当一切改造完成后,种子计划就开始执行它的生物计划了,这是种子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再正常不过。可我们总是绞尽脑汁的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不能理解的,这是不应当的。那什么是应该的,什么又是合理的呢?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未来就已经确定。

改造耗时很长,可是一旦改造完成,种子计划就会只需下一个环境的计划,这种时间并不需要太久,一切都是准备好的,这是水到渠成的。

这一切都在种子计划之中,从那颗种子出现时就已经注定了这一切,一切早已注定,不必感到吃惊。而且这种注定已经重复了很多次,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方,都在重复着这个过程。地球只是其中之一,只要有种子存在的地方,当它的时间到来时都会执行这个计划,对此我们应该感到习以为常。

经过一系列的计划后,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搭建出来了,这是一个近似完美的存在,这是经过数万年改造后的存在,这是一个全新的存在,这是一个小到一粒尘土都经过精心设计的存在,这是我们的“家园”。

后面的进化依然遵循种子计划的基本准则,生物的形态和进化的时间各不相同,不过这并不重要,种子计划的执行并不着急,也没有时间表,一切只需遵循基准之力和基本法则,在时间的推动之下,执行着种子计划。

时间到了奥陶纪,这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在这个时段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了,开始于距今4.8亿年前~4.4亿年前,延续了4200万年。在奥陶纪与志留纪之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大规模物种大灭绝。在此次物种大灭绝中,60%的物种被灭绝。

每个星球在种子计划基准之力之下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物种会自适应环境,改变形态,寻找最佳的方式出现,在这个搭建的“家园”里,会诞生各种形态的物种,这也是种子计划的一部分,至于诞生什么样的物种并不是种子计划关心的,只要是符合种子计划方向的就可以得到时间,获得存在,不符合种子计划的则会被消除,留出时间给其他物种。这个过程和进化论的优胜劣汰有些相似,可这并不是进化论的优胜劣汰,我们也不能把这个过程理解为“进化”。当然优胜劣汰是存在的,在生物进化中功不可没,这也是种子计划的一种驱动力,驱动生物发展的一种基准力。

可是我们还要了解一件事,并不是所有物种都需要进化,只有种子计划中需要进化的物种才会执行进化的过程,很多物种的作用是用来维持平衡的,这类物种就不能轻易的进化。比如蜜蜂,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进化了,或者说蜜蜂的基本功能已经很久没有进化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蜜蜂不做现在的工作,不再采蜜,进化成其他物种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种子计划中对此已经做了详细的规划,违背这种计划或者说偏离这种计划的行为都会被纠正,这种纠正包括毁灭重来。

当然种子计划也无法违背基本准则之力,这种准则之力的改变,也可能毁灭掉种子的努力,一粒种子在准则之力之下,也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继续回到地球发展的故事。志留纪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志留纪的无脊椎动物,与奥陶纪生物关系密切,许多种类在经历奥陶纪末灭绝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复苏阶段。

每颗种子拥有自己的时间,时间的方向性决定了有开始就有结束,这不同于混沌时期,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生与死,开始与结束,随时都可以发生的,时间可以赋予你,也可以被收回。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可更改的时间的方向性,是这个宇宙的魅力所在。种子计划需要时间的配合,在时间的配合下种子之力才能发挥作用,种子计划才能得到执行。

这些内容对于Tom来说确实晦涩难懂,他需要学习一下这个领域,当然这部分内容是开放的,关于地球的历史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取,只不过大部分人不会去看这些,毕竟和自己的设定毫无关系,谁会耗费心神和时间做这些呢?

Sam说这只是一部分内容,那还是等到他把其他的内容修复完成后再思考里面的内容吧。Tom每天除了工作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这本古书的研究上,这本古书已经成功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