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栓动式步枪被卖给了蒙古人

父亲,我们为什么不仿制这种武器呢?”儿子提议道。

马哈木一愣,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性,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如果他们可以仿制这种武器,那么他们就可以拥有和大明同样的武器,他们就可以战胜大明了。

父子俩开始研究这把栓动式步枪,他们拆开了枪身,仔细观察每一个部件,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他们用有限的工具和材料,试着制造出同样的部件,然后组装起来,测试枪支的功能。

经过数月的努力,他们终于制造出了一把和原版相似的栓动式步枪。

虽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马哈木和他的儿子激动地看着这把新制造的枪支,他们知道,这把枪支将改变他们的命运,也将改变整个瓦剌部的命运。

他们将继续努力,制造出更多的新式武器,让瓦剌部变得更加强大。

马哈木和他的儿子沮丧地看着试射场上的一片狼藉,十把栓动式步枪,有八把在第一次试射时就炸膛了。

他们原本充满希望的眼神,现在只剩下了失望和无奈。

“父亲,我们的技术还是不行啊。”儿子叹息道。

马哈木没有回答,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那些损坏的枪支,心中充满了沉重。

他知道,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资源,根本无法仿制这种先进的栓动式步枪。

瓦剌部的士兵们也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对这种新式武器充满了恐惧。

有的士兵甚至在私下里说,这种枪支太吓人了,稍有不慎就可能炸断自己的双手,他们再也不敢碰这种枪支了。

马哈木明白,他们必须面对现实,他们无法仿制这种新式武器,他们必须另想办法,才能与大明抗衡。

他想起了他的祖先,那些曾经征服过大片的土地,建立起强大的帝国的祖先。

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但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我们不能被武器束缚住,我们要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去战胜敌人。”马哈木对儿子说道。

马哈木的儿子不肯放弃,依旧在钻研栓动式步枪。

虽然经过了几次改良,但依旧容易炸膛和卡壳,好在也算是能用了。

于是,在某天,瓦剌的骑兵们手持栓动式步枪,对一支驻扎在捕鱼儿海附近的明军发动了奇袭。

虽然这次奇袭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他们成功让明军意识到,会用步枪的不只是他们。

此时,正在紫禁城内的朱元璋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大骂前线将领的无能,竟然能够将栓动式步枪这种秘密武器泄漏给了蒙古人。

在第二天早朝上,朱元璋当众训斥了所有人。

“你们这群废物!为什么蒙古人会有栓动式步枪?这种秘密武器只有我们大明才有!是谁泄露给了他们?”

朱元璋愤怒地拍着桌子,瞪大了眼睛,大声喝问道。

朝臣们吓得不敢吱声,他们都知道朱元璋的脾气,一旦发作起来,那是雷霆万钧,无人能挡。

“你们一个个都是废物!平时一个个牛逼哄哄的,到了关键时刻,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朱元璋越说越气,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眼神中闪烁着冷厉的杀意。

“我们是大明,我们是天下无敌的大明!我们有最先进的武器,我们有最精锐的军队,我们有最英勇的将领!”

“可是你们,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竟然让蒙古人得到了我们的秘密武器!你们对得起你们的俸禄,对得起你们的官职,对得起你们的祖宗,对得起我朱元璋吗?!”

朱元璋咆哮着,他的声音在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回荡。

朝臣们低着头,不敢直视朱元璋的目光,他们知道,朱元璋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你们这些废物,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们不配做大明的子民,你们不配做我的臣子!”

朱元璋怒斥着,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朝臣们一个个面如土色,他们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很可能会受到朱元璋的严惩。

“从今天起,我要你们记住,大明的武器,大明的尊严,不容侵犯!如果你们再让我失望,你们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失望!”

朱元璋的声音渐渐平息,但他的目光依然冷厉,让人不寒而栗。

朝臣们纷纷低头认罪,他们知道,他们不能再让朱元璋失望,他们必须振作起来,为了大明,为了皇帝,为了自己的尊严。

从此,朝臣们开始加强了对武器的保密工作,他们再也不敢松懈,他们知道,一旦泄露了秘密,他们将面临无法承受的后果。

朱元璋消了气之后,开始考虑眼下的问题。

瓦剌人得到了栓动式步枪,那么这场仗就难打了。

早朝之上,有大臣提议撤军,但武将们却不同意。

朱元璋也不想撤军,毕竟他们好不容易彻底吞并了捕鱼儿海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他不想放弃。

可文臣武将们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在早朝之上,文臣武将们争吵得面红耳赤。

文臣们纷纷提议撤军,他们认为,瓦剌人得到了栓动式步枪,大明军队无法抵挡。

他们担心,继续打下去,只会造成更多的伤亡,甚至可能导致大明帝国的覆灭。

武将们则坚决反对撤军。

他们认为,大明帝国的军队经过多年的训练,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相信,只要充分发挥大明军队的优势,一定能够打败瓦剌人。

“你们这些文臣,只知道撤军!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大明军队付出了多少,才换来了今天的局面?你们现在说要撤军,那我们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武将们愤怒地喝问道。

文臣们则反驳道:“你们武将只知道打打杀杀,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国家的百姓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