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买人参

想到这,陈宁说:“村尾那间茅草屋,麻烦里正和水生先帮忙过去修一修,我想把秦云昭送过去。”

张里正和水生对看一眼,两人都没吭声,里正媳妇说:“陈宁,这样不好吧?一日夫妻百日恩,你这样会让别人戳脊梁骨的。”

翠花婆婆方氏立即出声:“嘴长在别人身上,陈宁怎么做他们都会说的,堵不了天下人的嘴,陈宁,你考虑得很周全,你跟秦云昭已经不是夫妻了,你现在是个寡妇,为了几个孩子,你的确应该多注意言行。”

陈宁不让秦云昭进门的原因当然不是方氏以为的这个,但既然方氏替她找到了天衣无缝的借口,她也就不必再多费口水了,红着眼说:“谢谢水生娘,我也是想给我两个女儿树立好榜样,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至于别人怎么讲,我管不了那么多。’

里正媳妇脸上燥热,是她考虑不周全了,嗫嗫嚅嚅的喊了句‘陈宁’,陈宁当没听到,里正媳妇就咳了一声,见张里正还没动,立即掐他腰:“还站着干什么?赶紧带人去把那茅草屋修一修啊!”

陈宁让人把厨房的门板拆了下来,把秦云昭搬到上头,又抬到树下,今天晴天,没有太阳,但刚刚入秋,气温还是挺高的,树叶浓密,倒是挡了一部分的高温,不过门板就这么放在地上,地面上的热度烤上来,这其实比暴晒差不了多少。

张里正和水生去了茅草屋那边还没回来,其他村人在不远处围观,指指点点的一脸鄙夷,陈宁紧抿着唇,留意到秦云昭蹙了下眉,她当机立断,冲那群人叫:“来几个人,帮我把秦云昭搬到村尾茅草屋,我给一百文一个。”

在这个两文钱能买到五个肉包,十文钱就能买到一斤肉的时代,一百文简直是天价,连在地主家干活的长工,一个月的工钱也才三百文,而他们如今只要把秦云昭抬到村尾,就能得到一百文,已经相当于是白拿了。

因此陈宁话音刚落,就有几个汉子举了手,陈宁按个头点了两个,拜托方氏和翠花帮忙照料几个孩子,她带着秦知風雨文学。

这个茅草屋都塌一半了,水生和张里正正束手无策,讨论着是要先拆了再盖,还是直接加固,两人各有经验,还在那争论,陈宁把柴刀抽出来就砍茅草屋门前的竹子。

抬秦云昭过来的那两个汉子想了想,也回家取了柴刀来,五六个人忙活了好一会,茅草屋给重新支棱起来了,陈宁还有竹篾编了个竹门,这屋子还挺像模像样的,勉强能住人。

陈宁给那两人付了工钱,谢过张里正和水生,然后让秦知书守在门外,自己迅速解开秦云昭身上的麻布。

从百宝箱摸出消炎水把伤口彻底清洗干净,再洒上止血的药粉,强行灌了没了几颗消炎止痛的药。

正要重新包扎,秦云昭突然睁开了眼。

陈宁面不改色:“命挺大,这都死不了。”

“就这么想我死?”

“我没这么恶毒。”陈宁快速将人包扎后,最后一下习惯性绑了个大蝴蝶结,“好了,一日三餐我会让几个孩子送来,伤口三天之内不要碰水,我明天一早去抓药,今天你就先忍着吧!”

有消炎药和止痛药,秦云昭死不了。

看着陈宁决绝离开的背影,秦云昭笑了笑,然后一运力,就把先前陈宁强行拍下去的几颗药给顶了出来。

两颗白的,两颗黄的,三颗青色的,微苦,并没有药的清香,这是什么东西?是郑郎中给的药?

不可能,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药,连他都没有见过,郑郎中又是从何得来?还有,明明郎中已经替他处理过包扎过伤口,陈宁为什么要重新来一遍?要是郑郎中处理手法不好,包扎技术不佳,她当时为什么不说?反而要到了这里之后让秦知书把住门才重新来?

还有,她洒他伤口上的那东西是什么?一开始嗞那一下凉得他差点没忍住蹦起来,而且被那东西嗞过之后,他又觉得伤口没那么毒没那么辣了,舒坦倒不至于,就是舒服了很多。

再看这布条的包扎手法,倒是跟战场上军医的包扎手法有异曲同工这妙,就是这最后一下……这是蝴蝶结?

秦云昭伸手扯了扯,见它有松动的迹象,他啧了一声,把那几颗奇怪的药给吞了下去。

毕竟不是铁人,受了那么重的伤,又吃了药,秦云昭撑了一会,昏昏沉沉的就又睡过去了。

出了这档子事,陈宁也没办法再下田,刚好要给秦云昭抓药,家里也没有新鲜的肉了,陈宁让几个孩子在家呆着,她自己去了村口。

村里的李老汉平时靠给大家赶牛车赚几文钱,这时正好从城里回来,陈宁租了他的车,一来一回她给五十文,李老汉同意了。

郑郎中的药方开的都是比较便宜的药,好几大包才用了一百来文,陈宁付钱的时候听到有人进来问人参,陈宁就多问了一句:“小哥,你这的人参怎么卖?”

药铺伙计看了她一眼,见她虽然是个妇人,穿得不怎么样收拾得倒是挺齐整,眉宇间也挺大方的,不像一般的妇人怯怯懦懦,挺让人有好感的,伙计就回了一句:“有年份的人参五十到五百两不等,指头小的小人参一支500文到到一两不等。不过药铺只有两支,这位大嫂你要几支?”

陈宁盘算着手里的银子,要是买两支的话手里就没钱了,而且百宝箱里肯定也有人参,她买这一棵,也是为了之后能光明正大给秦云昭以及几个孩子吃人参找的过的明路而已。

“一支吧。”陈宁说。

伙计从柜子里拿了一支出来,正要包起来,旁边的人腾地出声:“伙计,把那一支也给这位大嫂包起来。”

陈宁扭头看去。

一个年轻的妇人,长着一张圆脸,髻上斜插一根很普通的簪子,衣着朴素,料子也不是顶好的那种,整个人看上去挺端庄和善。

陈宁向对方点点头:“谢谢这位夫人,不过我只要一支。”

妇人没理她,让伙计再拿一支有年份的出来:“和这两支一起包起来,送给这位大嫂。”

妇人自说自话,陈宁也不管她,付了一支人参的钱,揣了就走。

出了药铺陈宁要去买肉,身后有人喊:“陈娘子请留步!”

是方才药铺里的妇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