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来和贾家碰一碰

阎埠贵笑着摸了摸杨谚的头,果然是昨天你rua别人头,明天就有人rua你头。

“这是您家的小伍吧,要搬到这边来住?”

这时候就不用杨老爹解释了,年大妈就把自己刚掌握的情报都说了出去,三大爷又不禁感慨杨谚本事,自家老大还打零工呢,人家孩子刚初中,饭碗都选好了。

他们在这边做碰头会,那边的几个哥哥已经把家具摆好了,只剩俩嫂子收拾卫生,杨老爹见状把他们都喊过来向阎埠贵问好,还感谢道:“阎老师,这几个您都认识了,当年老四的事还多亏您说公道话呢。”

年大妈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几个搬家具的也都是这个老汉的儿子,眼睛一一点了过去,才感叹道:“乖乖,杨老弟你好本事啊,这五個都是你儿子啊。”

哥几个一一和三大爷打招呼,阎老师面对杨老爹的感谢,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就是说了两句,那事的确是您家占理。”

又转头对着杨评道:“这是老四吧,结了么。”

杨评只点了点头,自打进了95号院,他就浑身不自在。

还是杨谚回道:“我哥刚当爹,本来分房分到咱们院,怕影响和谐,换我过来的。”

杨谚嘴快全秃噜出去了,看似是藏不住话,实际上是他怕自己一个人住三间房招人恨,干脆自曝其短,明明确确把自家情况摆出来,让他们说不出话。

阎埠贵闻言心里转了几道弯,赶紧道:“老四不如先回家吧,现在男女平等,可不兴把孩子丢给媳妇一个人摆弄。”

他心中暗忖,杨家让十来岁的老儿子搬到这住,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只有小伍进来住,这个院子才能安生点,要么换另一个儿子来,先进四合院可就够呛了。

想罢,他更积极的劝着杨评回家看孩子。

年大妈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事,就只跟着话头附和。

杨老爹也点了点头,他领着儿子们来这一趟,一是为了送家具,二来就是给杨谚撑腰的,意在告诉这个大院的人,这是个有家的孩子,可不能随意欺负,缺一个杨评也没什么,要是他在反倒可能出麻烦。

杨评投给杨谚一个感激的眼神,跟众人告了个别,扭头就跟火烧屁股似的跑了。

阎埠贵是个机灵人,知道人家这几大口子是为了给小儿子撑腰来的,便有心促成道:“今天周日,又是晌午,都应该有人在家,我领你们串串门子,现在院子里可比前几年住的人多了不少。”

杨老爹忙又把两个鸡蛋奉上,笑着道:“没什么好玩意儿,阎老师多担待。”

阎埠贵眼神一亮,一边谦道:“哎呦,这怎么话儿讲的,孩子的乔迁之喜,还给我们送东西。”一边把俩鸡蛋拿到了手里,现在东单市场六分一个,朝阳菜市场五分一个,杨家一下就出手一毛钱,这礼可不轻了。

心里算计着,他忙喊道:“孩他妈,快出来,杨大爷来了。”平等交易,要是新住户来了,自己这个三大爷出面招呼是责任也是义务,可现在人家送了一毛钱的礼,那就得升级套餐,让媳妇也出来见见客人,搁古代这都算是通家之好了。

三大妈杨瑞华在屋里听了半天他们说话了,听到三大爷喊她当即出了门,歉意道:“这是杨大爷吧,您瞧瞧我这太没礼了,孩子睡觉呢,我也跟着迷瞪了会儿。”

几人又是一顿寒暄,三大爷把鸡蛋郑重交给了三大妈,领着杨家人一一串门认人,年大妈留了下来向三大妈八卦杨家和95号院之前到底有什么牵扯,刚才只听到一鳞半爪的,可把人心痒死了。

三大爷说的果然不错,正值饭点,每家每户人都齐极了,笑得杨谚嘴巴子都发酸,他重点关注了《情满》里的主角们,一大爷易中海正值壮年,头发还都黑着呢,跟着一大妈勉励了杨谚一番,眼神里是对杨老爹有五个大儿子的羡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