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193章 合淝鏖兵势正酣

钟方虽然突袭得逍遥津,然旋即又为扬州军反突袭,公孙彪救援不及,率兵败回,折兵七八千人,得不偿失。

扬州军复夺回逍遥津。车靖所领三千精骑,一举袭营成功,激战半日,只折百余骑。车靖威声大震,燕军皆忌惮之。刘察嘉赏车靖道:“将军奋勇当前,大胜敌军,重新夺回逍遥津,合淝转危为安。虽昔日张文远、甘兴霸,也不过如此。”便记车靖此番大功一次,厚赏其三千人。

刘察命孙晋严加防守逍遥津,又抽调五千步军在逍遥津驻防。甘胜所部水师已到巢湖,便从施水而上,进至合淝。刘察命其控制合淝周边水路,阻止燕军南进。

公孙霸见逍遥津又被扬州军反夺回去,自己反而损折兵马甚众,心中懊恼。召集诸将道:“贼军主帅刘察,吾本以为其只是长于治理民政。今观此人用兵部署,亦通兵法。吾前番一时失察,小觑了此人,致使吾军逍遥津败绩,折却三军锐气。然吾提大军至此,不进则退。诸君有何攻城之策?”

贯丘平进谏道:“我军强于贼军,可直接率众攻拔,推锋直进。兵法云:兵强当以武为先,兵弱则以谋为先。今可以武为先也。”

钟方道:“骠骑将军提十万之众,后方尚还有十万后备兵力。今何惧扬州贼军?可强行攻之,有利于我军也。”

公孙彪道:“若强行攻坚,吾军恐折损甚众。吾正是虑及此,才用谋取也。”

淳于麟道:“攻城拔地,势必折损军士。扬州贼军奸猾,又借助其地理之便,用谋难于与其周旋。将军如虑及此,恐合淝久不能下,反而折损士卒更多。”

公孙彪遂拔剑在手道:“吾提卒十万,何惧扬州贼军?传三军号令,今日先休整一日,明日即全军攻打合淝!”

次日,公孙彪带领大军,共八万余人,全部开至合淝前线,令军三面围住攻打。

刘察遂令合淝守军迎战拒敌,亲自坐在城头督战,两军激战,异常激烈。箭矢如雨,射穿刘察身后大旗,左右劝刘察避之,刘察面不改色,执剑坐于城头,巍然不动。三军见之,遂纷纷死命抵抗,燕军虽然发起十余次冲锋,皆被击退。

两军在合淝阵前鏖战一日,互有损伤。但扬州军顽强坚守,城外施水坞口、淝水坞口皆未失去。扬州军又据住甬道相抗,燕军不能前进至合淝城下。

如此又攻打了数日,双方皆有损折,各有胜负。燕军始终不能攻下合淝,士气便衰。又闻知荆州阚修、石苞二人率军二万人前至合肥助战,公孙彪传令且暂停攻击,退后驻扎。又令留守豫州安城军师将军周遂,再调豫州军马二万前来,驻守徐州史燎所部二万军,也开至合淝前线助战。

刘察见燕军停止攻打,趁此时又加固城防工事。车安闻知合淝战事甚急,令治中从事鲁征运送辎重军械,源源不断运至,又增派援军,将负伤将士,妥善安排后方,令军医调治。扬州军得以军力不减士气不衰坚守合淝。

车安又遣扬州别驾吴温至荆州,问候潜龙军师,观荆州战事情形。吴温至襄樊前线,领英迎入军中,以礼待之。

吴温稽首行礼道:“在下奉扬州刺史之命,前来问候拜见潜龙军师。今合淝、襄樊二处,战事正急。军师在荆州抵挡燕军主力,车刺史甚为挂念潜龙军师。今将至年底岁末之时,燕军仍无退军之意。荆扬人民,皆骚动不安,难以安然度过年关。在下心中亦有不解,请教军师,此番大战,结局将如何?”

领英道:“伪燕虽然军力强盛,我占弱势。然此番南北之战,非是以强能凌弱也。别驾勿要忧虑,汉中王天之所开,公孙霸逆天而行,最终谁胜谁负,当明见也。”

吴温道:“幸军师赐教。然若燕贼果然不退,来年又有中原援助为续,若旷日持久,恐荆扬难于与其相持消耗也。东南人民,苦于兵戈战火,将有不安矣。”

领英肃然道:“国贼篡汉,祸乱天下,四海将不容。今导致南北大战者,公孙霸乃罪魁祸首也。车刺史忧国忧民,吾心甚感动。然请别驾转告车刺史,燕军之强盛,已经至于极点,盛极必衰、日中则昃。吾料年关之后,燕军将处于被动,此消彼长,汉中王将以守转变为攻也。汉中王若占优势,便可以全面出军,一举而破燕军,恢复中原,安定九州。汉朝当又灭而复生,天下将再无大战事。”

吴温闻言,拱手称谢道:“军师之言,令温犹如醍醐灌顶。有潜龙军师在,必将安定荆扬人心,无惧燕贼也。温即可回告车刺史,可坚定防守,以待燕贼势衰。”再三称谢,才拜辞而去。

原来江东群臣见燕军势大,又攻打合淝甚急,扬州大部军马,皆开至合淝迎敌。群臣便有议论,说扬州大兴兵马,劳民伤财。车安为此忧虑,便遣吴温前往问计潜龙,吴温回报车安,转告潜龙之意,车安遂决意坚守,将潜龙之言告知于江东群臣,遂平息群臣议论。

领英便致书刘察,曰:

相国领受东线重任,统领扬州士卒抵御伪燕军马近三分之一,职责不可谓不重。若合淝不守,燕贼长驱渡江,占据东南,则我将势危,汉中王大事将败,汉朝复兴,也当成为镜花水月。相国刘氏之后,与汉中王共为高祖苗裔,想高祖所创之业,绝不能毁于辽东酋奴之手。今相国必欲守住合淝,为汉中王稳固东藩。吾方可以率荆州之众击退燕军。复汉大业,方可以行之耳。徐图顿首以拜。

刘察看领英书信,道:“潜龙忧虑国事,真可谓无所不及也,吾难于与其相比者。”

遂回书领英道:

燕贼猖狂,进犯东南,军师劳苦,殚精竭虑。扬州只要有察在,必不能让燕军越过合淝一步。请军师勿要忧虑东边战事,扬州水陆十余万兵马,足以同燕军周旋时日。扬州引颈顾盼军师展胸中经纶之策,击退燕贼伪帝公孙霸。如此,东南即安也。

领英接得刘察回书,心中稍安。寻思合淝有刘察领兵,扬州有车安坐镇后方,可阻燕军于合淝。便专心用兵荆州,全力对付公孙霸十余万围困襄樊燕军。

公孙彪又得到后方援兵辎重,遂整顿军马前来攻打合淝。刘察亦得到后方补充,军力不减,两军遂在合淝展开拉锯战,互有胜负。燕军虽然占优,然始终不能攻拔合淝。时近隆冬,北风呼啸,降雪数场。公孙彪便停止攻城,驻大军于合淝之前,作长久围困相持之举,两军遂互相对峙。

将近隆冬,公孙霸大军已经进围襄樊五月,仍然不退。又令皇甫照置办棉衣等军资,运送军前,以供士卒抵御寒冷。公孙霸对归海卫道:“今已近隆冬,汉水可会上冻否?”

归海卫道:“江汉之地,位于南方,不比北方严寒。臣闻知,汉水上冻甚为鲜见。非特别寒冷之年,三九大寒之时,汉水不会上冻。”

公孙霸道:“朕观今年寒冬,比往年甚为严寒,汉水或将上冻,朕可渡军马也。”

归海卫道:“汉水即便上冻,冰层也不厚,不足以渡兵马。以臣之见,汉水若上冻,必将不利于贼军水师,陛下可趁汉水结冰之际,在上铺设浮桥,才可以渡军马也。陛下有国师这等能工巧匠,当会制作此等浮桥,以借助冰面浮力,使吾军渡河得成。”

公孙霸甚喜,便命军士请护国大法师马翁入见。马翁到大帐中,见过公孙霸和归海卫,公孙霸便问马翁可否造浮桥器械,借助汉水结冰渡兵马过江?

马翁奏道:“禀陛下,无需制造浮桥。臣有一法,可以使汉水上冻结冰,可渡兵马。”

公孙霸闻言大喜,睁眼曲身向前问道:“国师有何妙法,可以让汉水上冻?”

马翁道:“臣前番数法,皆被敌所破解,故难以用之,臣甚为惭愧。臣曾在蓟州学道,得其异术,能驱动六丁六甲阴兵。陛下今欲要趁汉水上冻渡军,汉水在南,甚少上冻,即便上冻,冰层甚薄,也不能渡兵马。臣观今岁比往年更为严寒。待隆冬大寒之时,汉水或将上冻。此时阴气达至极点,臣作法调动六丁六甲阴兵,使其聚集寒冷之气,便可助汉水上冻,结冰厚尺许,足以渡军马。”

公孙霸闻言惊骇道:“国师有此等异术,令朕闻所未闻也!”尽管以为此等法术乃鬼神之力,然深信马翁不疑。

归海卫也大为诧异,不信人间有此等法术。遂问马翁道:“国师之法,甚为高深莫测。然国师能使汉水上冻结冰几何?”

马翁道:“只待阴寒之气大盛,时辰相合,吾便可以作法行之。可令数十丈汉水江面尽皆上冻结冰尺余之厚,能维持数日而不融化,足以让陛下用兵也。”

公孙霸闻言大喜道:“朕深信国师之能。今即可安排军马,准备大寒之时,借助国师之法渡汉水取襄樊。若国师此法成功,朕取襄樊,犹如探囊取物也。”遂令马翁先作准备,所需要之物,立即传命备齐。只等大寒时节到来,便让马翁作法让汉水上冻,渡军以攻取襄樊。

原来马翁乃幽州能人异士,身怀多种异术。不仅能制造精巧器械,还寻访得冀州高人为师。其师知阴阳,通奇门,有驱动鬼神之法术。马翁学得烟雾迷城、木鸢化兵、驱虎豹之法术后,又要学习江河上冻之术。其师劝道:“作法使江河上冻之术,此夺天地之造化,违背天道也,吾观你俗念未消,不可学之,恐其为祸也。”遂不肯教授马翁。马翁再三请之,对其师道:“弟子闻此法术神奇,遵循师命,不敢学得。然弟子未见此法,尚不信为真也。愿吾师试作此法,容弟子一观,以慰平生无憾而已。”

其师拗不过马翁再三请求,又寻思只是让其一观而已,并不教授。于是便在冀州山中一溪流中,夏日时候作法与马翁等弟子观看,作法半夜,至次日晨,果然见溪流冻结尺许,众弟子见夏日之间,其师能使河溪上冻,众皆骇然,其师收了法术,溪流才解冻。对众弟子道:“此需得阴气凝聚之时,驱遣六丁六甲阴兵之力也。使用此法者,驱遣鬼神,当大损阴德,若致祸乱,必遭天谴也。所以尔等不可学也。”众弟子皆遵师命,然而马翁却暗中记住其中要诀,其有又天资,已经能够驱遣六丁六甲阴兵。观其师作法之状,就暗自练习,居然也修习得此等之术。后又在暗自北方大河中试练此法,能使十余丈水面结冰尺余之厚。马翁见此法大成,心中大喜,也不对人言之,其师等尚不知马翁会此等法术也。马翁今番正好遇到此种之需,于是便上报公孙霸,欲要以江河上冻之术相助用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