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弘晞番外

弘晞从小就喜欢读书。

他有个愿望,是以后能进翰林院,待在那里的藏书馆里,遨游在书海的世界中,编撰古籍,去研究那些失传断代的文字。

就是。

这个愿望,弘晞不太敢跟人说,就连弘晞从小最最敬重,也很是依赖的若音,他都有点说不出口。

他是嫡子中最长的。

如果,这就是他最大的志向,会不会被皇额娘他们,觉得他是不务正业呢?

弘晞很苦恼。

这天。

弘晴回宫给若音请安,兄弟俩见面,晚膳后二人走在游廊上,弘晞就问起了弘晴,关于在户部的差事。

“四哥自从去了户部以后,回宫的时间都少了。宫外一切可都还好么?你的府宅里,住着可还舒心?”

弘晞还是很关心弘晴的。

毕竟。

对弘晞而言,璟婳是长姐,弘晴就是长兄嘛!

弘晴学问好,骑射也出众,他小的时候,课本里有不懂的,都是去找弘晴来给他讲解的呢!

这会儿。

弘晴听见弟弟问起自己关于户部里的事情,就简略讲了讲,然后补充道:“一开始是有些累。”

“不过,逐渐上手,也就好很多了。我也是想尽快能给皇阿玛帮忙,他前阵子得了风寒,咳嗽起来,我瞧着也难受。”

弘晞听了,就想起了这件事。

那是深秋时节,皇阿玛陪着皇额娘在御花园里逛的时候,忽然下雨了。

皇阿玛为了护着皇额娘,连龙袍都不顾了,自个儿淋雨,把衣裳拿来给皇额娘遮雨,然后他就病了。

皇额娘很担心。

亲自熬了枇杷膏给皇阿玛止咳呢。

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这回一病,就是足足一个月。

他们底下的孩子瞧着都觉得揪心,轮流侍疾,盼着皇阿玛能好起来。

也是这次以后。

皇阿玛那儿,就有了逐渐放下手里的事情,让孩子们帮忙分忧的意思了。

身子,就这么一副,病了得好好养着,熬着可不好!

他还想多活几年,陪着他的阿音呢。

弘晞明白的。

对皇阿玛而言,他最盼望的,大概就是每天忙完了以后,回到永寿宫时,见到有人在等他回来吧。

这就是家的感觉。

他永远都知道,自己有个家可以回去,家里有关心他的人在等他,忙碌一整天,远远的在家门口瞧见里头的灯光,心里都能舒坦许多。

弘晞想着想着,就有点走神。

弘晴那儿,则是忽然问道:“说来,六弟你差不多也到了年纪了。今儿皇额娘还说起你要开牙建府的事情呢!”

“我住的那里附近还有些空地,要不咱们两兄弟以后还是当邻居吧?你五哥也住在附近!”

“就是距离姐姐的公主府稍微远了那么一点点,嗯,但也无妨。只要有心,这点距离,也不算什么。”

听见弘晴说话,弘晞也回过神来。

“啊?”

他看向弘晴,回味了一下弘晴刚刚到底说了什么以后,这才道:“开牙建府呀,会不会太早了!”

“我还想多留在宫里几年呢,陪陪皇阿玛和皇额娘。弘昱和言蹊也还小,咱们都搬出去了,谁帮他们解惑呀!”

弘晞学业好。

如今弘晴时常不在宫里,弘昱那儿读书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都是来找弘晞的!

弘晴听弟弟这么说,就觉得弘晞难免有几分孩子气,身为皇阿哥,多历练几分其实还是不错的。

“弘晞呀。”

弘晴想着,就道:“咱们大了,能尽孝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时刻留在跟前。帮他们分忧,也是不错的。”

“不过,现在有我和弘曜,皇阿玛多少也能轻松些,你若不愿,也不必急。回头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也好。”

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弘晞在心里想着,看着弘晴,张了张嘴,想要告诉他,自己想要去翰林院编书看书,继续学习。

以后即使是不进六部,也能去国子监,或是留在宫里的御书房里,给人当先生。

就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四哥在户部都那么努力了,就是想帮帮皇阿玛,他如果去翰林院……

想着,弘晞还是鼓起勇气,决定换一个问法,就问道:“四哥。如果,我是说如果呀!我想做的事情,不像你一样呢。”

“就是——我可能没那么大志向。皇阿玛和皇额娘,还会支持我吗?”

弘晴听得有点似懂非懂。

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不是一个懒散,只图安逸的人,想了想,就回答道:“你若是不想去六部,那……”

“这朝廷里能去的地方,还是挺多的。你到底想去哪儿呀?”

“……”

弘晞支支吾吾,他总感觉自己让人失望了,犹豫了一下,就道:“四哥,你还是让我自己想想吧!”

“我,我想好了再告诉你,好不好?”

弘晴看出弘晞的为难来,当即就道:“也好。不过,你可得仔细想呀!想好了跟我说,我也帮你分析分析!”

“嗯嗯!”

弘晞点点头,松了口气。

转眼,大半年时间过去了。

弘晞在宫外的府宅修好了,若音也跟他提起了,可以搬到宫外去住的事情了。

“虽说你年纪还小一些,不过宅子修好,你也可以自己去看看。要是哪里不如意,再改动就是。”

若音笑着,又道:“我这儿库房里这些年积攒了好些东西呢,都是给你们姐弟的。回头你也去挑挑,拿些喜欢的去。”

弘晞闻言,便摸了摸后脑勺,道:“谢谢皇额娘。就是搬出去的事,还不急!嗯,儿臣先去看看。”

“再精修一下,过两年再搬,好不好?儿子还小,也想多留在宫里陪陪您!”

他才十三!

四哥十五了,都还没正式娶亲呢,偶尔在户部不忙的时候,也会回永寿宫来陪若音的。

自然而然。

弘晞也就不想自己这么早搬出去了!

“也好。”

若音没想那么多。

在她看来,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志向,会离开,那也是正常的事情,就是心里记挂着父母,也没什么。

当然。

时时能见到,是最好的。

说着,若音又想起一回事来,问道:“说来,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差事呀?”

“你四哥五哥都进了六部,如今也有快一年了,有些小成绩,你皇阿玛对他俩,倒也满意。”

“你也差不多到了年纪,该自己对未来规划一下了。”

弘晞听若音这么问,忽然就紧张了起来。

他想起上回,自个儿四哥问自己的时候的场景了。

那次回去以后,他自己也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了解了一下六部中,他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

就是……

资料研究了一箩筐,他还是发现,自己想去翰林院。

唉,该怎么说呢。

弘晞脸上,立即就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来。

若音观察细致。

她看在眼里,便柔声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额娘可以帮你分析考虑的。关于未来,你想过了?”

若音很温柔。

弘晞抬头看着若音的时候,忽然就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刚刚去国子监读书,心里害怕,又有点舍不得的场景了。

也是若音陪着他。

若音,是天底下最好,最温柔,最善解人意的额娘了。

“皇额娘。”

弘晞想着小时候,现在也忍不住上前了几步,坐到了若音身侧,离她近了许多。

“我在呀。”

若音看着弘晞紧张的样子,就知道他心里肯定是有很多的打算的,便愈发温柔了起来,道:“我一直在。”

“嗯……”

弘晞听着若音的安抚,一下子也就没那么紧张了,便缓缓道:“关于未来的事情,我想过了。皇额娘,我先说完,你不要生气,好不好?”

“好。”

若音颔首答应,就轻轻地摸了摸弘晞的脑袋。

对于孩子们,若音一向都是宽容的。

她是个现代人。

她自己,别说是像弘晞这个年纪,十三岁了,即使是刚刚上大学,十八岁的时候,都还是有些懵懂的。

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求他能将事情想得多么明白透彻,显然也不现实。

她乐于倾听,也愿意循序善诱,让孩子们逐渐变得更好。

轻轻地摸着弘晞的脑袋,若音的心里也都安静了下来,开始变得期待,她可爱的孩子,弘晞对自己的未来,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弘晞那儿。

略微调整心情以后,就把自己想去翰林院的事情说了。

说完,弘晞还补充道:“儿子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学东西也快。但是,骑射就稍微差了一些。”

“嗯,儿子还记得,六岁时,皇阿玛和皇额娘刚刚找了谙达回来,教我和哥哥姐姐们学习骑射,儿子射箭,就进步得很慢。”

“儿子那时候也想努力来着,就是发现,似乎努力了,还是比不上四哥五哥。”

“那时皇额娘就告诉儿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不必去过分计较那些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只要努力了,问心无愧就好了。”

弘晞一直都记着呢。

他对于哥哥姐姐们骑射出众的事情,心里也就没觉得那么大的压力了。

若音所想,也是和弘晞想的一样。

身为皇阿哥呀,压力就是要比旁人大一些,若音能帮忙的,也就是这方面的宽慰了。

弘晞想起从前,勇气似乎更足了,他就道:“我喜欢读书,看着翰林院里的那些书籍,我心里高兴。”

“嗯,就想以后待在翰林院里,编撰古籍。亦或是去研究那些已经失传了的文字,了解过去的事情。”

历史多有趣呀。

那些活在传说中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真的就和史书上面记载的一样,弘晞都很有兴趣!

就是,这很难。

他也想好了,要是有这个机会,他一定好好努力!

若音这儿,听完了弘晞的话,就笑了,她道:“原来是这个呀。你喜欢读书,我一直都知道。”

“就是没想到,原来已经喜欢到这个份上了。你想进翰林院的事情,你跟你皇阿玛他们说了吗?”

弘晞摇头,他道:“没呢。早先四哥问儿子,想不想去六部的时候,儿子就在考虑了,怕你们……会觉得儿子没什么志向。”

若音闻言,沉默片刻,仍是揉了揉弘晞的脑袋,就道:“不会的。志向这回事,从来都没有大或者小。”

“对于你们这些皇阿哥而言,或许拯救苍生,保护黎明百姓才能算得上比较‘大’的志向。而对于民间的普通人而言……”

“他们的志向,或许就是多赚一些银子,让全家人吃饱不饿。”

“在我看来,这样两种的志向,其实都是没有区别的。是出自内心,最最真挚和淳朴的愿望。”

“只要为此不断奋斗,走一条正确的路,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喜欢读书,想要编撰古籍,研究文字,这是好事。”

“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又哪里会觉得不好呢。”

弘晞听若音这么说,越听越激动,到后来更是眼前一亮,就抓住若音,问道:“皇额娘,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他还一直担心呢!

却没想到,能够被皇额娘这样支持!

呜呜。

他就说嘛。

皇额娘,是世界上最最温柔,最最善解人意,最好的皇额娘了!

“是,是真的。”

若音看着孩子高兴,也跟着笑了,伸手来半抱住弘晞,就道:“你这孩子呀,把不安埋在心里,自个儿也不舒服。”

“往后要是还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都可以来找我。或者,找你哥哥姐姐也是可以的。我想,他们也会和我一样。”

“只要你想做的事情是正当的,就一定会支持你!”

“嗯嗯!”

弘晞用力地点了点头,感觉自己的未来就像是充满了希望似的。

若音看着弘晞,看着他的眼神,仿佛也受到了感染。

这大概就是孩子的世界吧。

简单纯粹,却又会为了自己的愿望,去不断努力。

这天以后。

弘晞找了个机会,就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给胤禛说了。

面对胤禛,弘晞还是有些忐忑的。

但正如若音所想的一样,人的志向,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弘晞想要去翰林院编书,也实在不算是坏事。

编书能流传于世,对以后教育百姓也是有好处的,说不定这一份影响,还能够更加长远呢。

胤禛想着,心里也就释怀了许多,神色柔和了几分,就道:“你想好了,就放手去做吧。记得,贵在坚持。”

贵在坚持。

弘晞默默地记住了这几个字,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他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抓住,绝不放弃。

他,要饱览群书,编撰古籍,若是可以,还要当一个寓教于乐的夫子!

看着是简单平凡了些,对他而言,却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