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国不可无储君

而此时,李云智倒也没有闲着。

海德拉巴矿石已经有了消息,不过矿石所在的那块区域是北天竺与南天竺的交界之处。

为了获得这块区域,还和南天竺的王朝发生了一些冲突。

有惊无险的是,对方并不清这一条矿脉的价值,因此这条矿脉最终还是落入到李云智的手中。

李云智当即便将之前战争间各国的俘虏一股脑扔过去挖矿,接受劳动改造。

想必不久之后,他的手上马上就能获得第一批大马士革刀!

除了矿场之外,李云智还和维卡斯制定了一份大唐与天竺的贸易计划。

将天竺的牛去更换大唐的瓷器、丝绸等商品。

这一份贸易计划影响颇大,这使大唐在之后的数年里,百姓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将一切布局完成之后,李云智走到了王宫外,眺望着东方。

“这一趟来天竺,虽然历经曲折,不过却也算收获颇丰,这一个炎王的身份,也差不多相当于北天竺的王了,没想到大唐的皇帝我还没当上,倒是先来天竺过了把瘾”

李云智的嘴角抽了抽,感到十分的无奈。

不想当皇帝怎么办?

辞职的话需要去找谁申请?

天竺事已定,即将踏上归途的李云智一行人却是不知此时的长安城,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巨大变化的开端,则发生在数十天前

吐蕃大军将大唐的军神李靖拖在吐谷浑,随后高句丽也对大唐发起了进攻。

幸好大唐提前防备,程咬金将他们牢牢的拒之关外。

不过也正是陈咬金离开长安后,这长安城便是有一些不好的消息传了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些来到长安的西域商人在传,天竺那边发生了剧变,戒日王身死,阿祖那篡位,所谓的联合大唐一同进攻吐蕃其实是一场针对大唐太子的阴谋。

还有人说,这是那些人见到大唐实力愈加强盛,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削弱大唐的力量。

这都是些民间的传言,自然是当不得真的。

不过消息传入皇宫之后,李世民却上了心,他喊来了自己的心腹,让他们去暗中调查此事。

经过几番查证之后,李世民却发现这些传言全部都是真的!!

那一夜,李世民手里握住心腹传回来的密信,生了一场大病。

这场大病让本就虚弱的李世民变得就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只能一直卧病在床,朝会都让房玄龄代为主持

接下来,坊间的那些谣言愈演愈烈,有的人说大唐太子进入曲女城后被设计抓入大牢,遭到严刑拷打。

还有人说李云智没有被抓,不过也被阿祖那派出大军追杀,一场大战后葬身于恒河之中。

各种各样的消息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

房玄龄和马周也意识到了不对劲,想方设法的遏制这些传言,但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这些谣言还是越传越广,将这长安的风越刮越大,吹向皇宫深处那即将熄灭的烛火

十天前,朝堂上的局势也发生了剧变。

房玄龄和马周惊恐的发现,原本许多太子一系的官员,都开始慢慢的疏离了他们。

朝堂里仿佛不经意间进行了一轮洗牌,少了许多旧面孔,多了许多新面孔。

一切的一切,都让长安城成了一个即将引爆的炸药桶。

只等待着那引线燃尽,将这炸药桶彻底的引爆!!

房玄龄低着头走在前往皇帝寝宫的长廊之中。

不知为何,平日里走来只觉得庄严的长廊,如今却有些昏暗起来。

长安的气候也变得愈加的寒冷。

他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不安感,现在的长安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控制,一切不安分的因素之所以还忍耐着,便是因为寝宫里的哪一位。

虽然是重病之躯,但只要他还在,就如同一根定海神针般将所有的风浪都镇压下来。

可要是这根定海神针不在了

房玄龄不敢去深想。

“踏踏踏”

长廊里传来了另外一人的脚步声。

难不成陛下还召见了其他人不成?

带着心中的疑惑,房玄龄朝前方看去,瞳孔微微一缩。

那从寝宫方向走来的人,有些富态,满脸的意气风发,和自己此刻的心情截然不同。

如今的皇宫,能够面见陛下,还露出此般神情的只有一人。

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廊里,两人一言不发的朝前走去,直到即将擦身而过时,才同时停下了脚步。

“你去见陛下有何事?”房玄龄一脸平淡的说道,语气随和的就好像长孙无忌还是曾经的好友。

“房相,这我应该不用向你禀告吧。”长孙无忌脸上带着笑意。

“嗯。”房玄龄应了一声,就要继续往前走去。

“告诉你其实也无妨,毕竟也是马上要在朝会上宣布的事情。”

房玄龄脚步停了下来,深邃的目光紧盯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也转过头来,与房玄龄四目相对,然后慢慢开口说道:“召晋王回长安。”

“你!你竟如此大胆!”房玄龄心中也是猛地一惊。

他是知道长孙无忌心中野心的,只是没想到长孙无忌竟然敢主动找陛下提出这件事!

“房相啊,国不可无储君,太子殿下生死未卜,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是,要知道你可是大唐的房相,而不是李云智的房相,大唐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长孙无忌幽幽的说了一句,朝着另外一端走去。

房玄龄背对着他,朝着寝宫走去,只是行走间,脚步似乎沉重了许多。

殿下啊,你要是再不回来,这天可真的要变了。

我们所有人都低估了长孙无忌,他是想再现玄武门之变啊。

不知不觉间,房玄龄已经来到了寝宫门口。

“是玄龄来了吗?直接进来吧。”寝宫里传出一道有气无力的声音。

听到这声音,房玄龄鼻子一酸,心中苦涩无比。

他推开门,一股浓浓的药味扑面而来。

许是很久没有通风,寝宫里的空气显得无比的沉闷,让人感到十分的压抑。

李世民躺在床榻上,头发不知何时变得苍白,时不时的还会传来几声咳嗽。

“老臣,拜见陛下。”房玄龄弯腰行礼。

“免了免了,玄龄啊,此处只有你我二人,这些虚礼就免了吧。”李世民无力的摆了摆手。

闻言,房玄龄站起来了身子,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陛下,这些年,您操劳了”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竟会是曾经的天策上将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