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拆迁启动(七)

江贺持苦笑,他算是被李玉合带沟里了。

一帮志同道合的友人钻研不被正统接纳的边缘学科,和带领所有百姓一起学习边缘学科,并将此变成国家方针大计,两者能一样吗?

弄不好遗臭万年不说,是会害了几代人的。

“江贺持,此刻你还敢自信满满地回答‘我有’二字吗?”李玉合笑着问道。

他敢吗?

不敢。

一瞬间就没了底气。

说到底他并不是个真正洒脱的人,能束缚住他的东西实在太多。

就如同他的师父曾对他说的那样,他只是个外表看似不羁但骨子里却被锁住的人。要么彻底将腿迈出去打破禁锢,要么就将腿收回来维持正统。若一直无法使内外达到统一,痛苦的只能是自己。

这次没有谁给江贺持施压,全凭他的本心做抉择。

“好好想想吧。若你一直摇摆不定,即便跟着我干也难成大事,说不定还会陷入深渊无法自拔,甚至连累身边的人。”

“难道你就没有任何担心吗?”李玉合轻飘飘的语气,激起江贺持心中的不甘。

身为皇帝,难道从没考虑过新的教育制度推行不成功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吗?

何况,只改变教育制度就够了吗?

它将付出多少代价,三思过吗?注定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不定会颠覆几百年的旧制,甚至革掉她李家的‘命’,难道她真的不在乎吗?

“没有,我从不担心,且一定会将想做之事推行下去。”

李玉合的声音轻盈的如同拂过水面的羽毛,却又毫不拖泥带水自信而笃定,“只要我还留有一口气,那么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

——我与持弟相见恨晚,来,共饮此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让天下人都看一看我们读书人的志向和作为——

——持弟,李氏王朝四百年狼烟四起分崩离析,奸臣当道,忠臣却不得善终。我等的雄心勇力投之方向真的对吗,我等的磅礴志向真的能得以实现吗?就算我等筋骨俱碎,还能保这王朝多少年——

——持弟,你年纪轻,往后定有大作为。饮了此杯,你我便不复相见。为兄先走一步,若你有幸能见到国家重复盛世繁华,记得一定要告诉我——

封存在脑海深处的往事,仿若被揭开封条般,一幕幕冲击回荡在江贺持的脑海之中。

啪嗒!

啪嗒,啪嗒!

泪水从江贺持眼眶滴落,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忽然扬起一阵风,卷起满地灰尘。

李玉合用手挡住眼睛和口鼻,被善正黎裹在他身躯的阴影里。

“走吧,这处风大,灰尘容易迷了眼。”

风停,李玉合轻声说道。

李玉合在前方带路,她走的很慢,边走边介绍着这片土地往后的用途。

善正黎跟在李玉合身边,偶有尘沙略过,他便侧身替李玉合挡住。

胡贞等人不紧不慢跟着二人,异常安静。江贺持则坠在队伍最后,但没有一个人会在此时此刻回过头看他。

李玉合说了许多关于学校的畅想。

她说由于目前渝州城的人口不多,建一所综合性学校足矣。她还告诉大家,学校从托儿所、幼儿园、少年馆,到学术学院、技术学院一应俱全。

托儿所托管一岁到三岁的儿童,幼儿园则是三到六岁孩子的启蒙园所,这两个阶段称为学龄前教育。之所以将学龄前的孩子分的如此细致,李玉合解释道这个阶段的孩子一天一个样,因此需要最细致的照顾和教导。

少年馆针对六到十二岁的孩子,做专门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相当于小学到初中程度。

参照李玉合赠送给梦溪学堂的各种书籍,因此梦溪学堂的人对小学、初中、高中等词汇并不陌生。

基础教育之后便出现分支,分成学术学院和技术学院。

孩子们学完基础教育,经过测试后,选择继续在学术上深造的人进入学术学院,以后可走科举或科研两条路。选择精通一门或几门技术,早日就业养家糊口的,则进入技术学院。

基于渝州城百姓九成以上是文盲,因此学校伊始会开办各种扫盲班,百姓半工半读,分批入学。

这是一种对当下而言全新的教育体系,既参考了李玉合前世的教育模式,又结合了目前的实际情况。

如今的年代人均寿命不长,大部分人早婚早育,除了决心走仕途当官的读书人,会坚持寒窗苦读。其他人是不可能学到十五六岁、二十多岁才毕业的。

关于学校的想法,李玉合尚未拿出来正式讨论,以后若真能成,她打算将适婚年纪推迟到十七或十八岁。

本来这些都可以提前计划,谁知道江贺持拒绝出山,其他官员也都身兼数职,再无余力从全新的起点开始做教育。

好在住宅是第一步要落实的,在住宅区建好之前,学校可以暂时搁置下来。

“术业有专攻,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入仕为官的人才能称作人上人,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真的每种行业都是平等存在的吗?并非如此。”

李玉合将建学校的初心告诉众人。

“我想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供大家学习,起码在学校中学科与学科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就从读书人开始,将这种思想传递出去。只要为国家添砖加瓦的人,都是国家的功臣。”

“如此一来学校需要教授的书目,岂不是都要从新编撰?”万里千将师弟们的疑惑说出来。

“是啊,编写教材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所以我才想请你们帮忙。不仅是梦溪学堂,渝州城内有名的书院和先生都需要参与到教材编写当中。毕竟学校盖的再漂亮都是空壳,只有教书先生和教学内容才是学校之根本。”

直到此时江贺持像是不存在一样,一声不吭。

哪怕他的弟子们都开始跃跃欲试,他仍旧神游太虚一般。

李玉合不会催促江贺持,江贺持加入一定需要他自己想通,自己做决定。任何外力干预下的决定,都有可能对未来产生隐患。

李玉合不催,江贺持的徒弟们也不敢发声。他们不明白这明明是证明梦溪学堂并非邪门歪道不务正业的最佳机会,为何师父却犹豫不决。

李玉合言尽于此,剩下的需要江贺持自己做决定。

就在她和善正黎准备告辞时,朝旭忽然拽了拽孔文东,并指着不远处一座倒塌一半的危房说道:“那个是不是小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