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太极殿之会和儒家的自救

长孙无忌等人静静听完李承乾的构思,心里感叹皇帝足智多谋的同时,也为天子的胸襟钦佩不已。

要知道,大部分皇帝恨不得连臣子拉屎放屁都要管,像李承乾这样愿意下放权力,和臣子乃至于士大夫分享的天子,虽然不能说绝无仅有,也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既然皇帝这么给面子,长孙无忌等人也就没有多做为难,问了几个有关太极殿之会流程的问题后,几人同声拜道:“陛下天生神圣,明见万里,思及万世,臣等唯陛下之命是从。”

得到几位重臣的支持,李承乾没有犹豫,让人去把韩璞一找来录诏: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唯求取之耳。”

“今天下虽定,然四夷未臣,八荒犹蛮,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朕闻世有百家之学,儒、法、墨、黄老......皆博闻广识,有经世之才......”

“其于太极宫置酒摆宴,静候天下名士,与共稽参政务!”

韩璞一奋笔疾书,将诏书一字不漏的记下,稍加润色后放到李承乾面前。

李承乾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拿起腰间的传国玉玺盖了下去,然后将盖好印章的诏书递给一旁的黄安,嘱咐道:“交尚书省,通传天下!”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因为只是一道邀请天下学派来长安开会的召集令,与朝政无关,所以也没必要再经过门下省审核。

黄安接过诏书,恭敬一拜,转身朝殿外走去。

长孙无忌等人看着黄安离开的背影,有些急迫地向御座上的李承乾躬身一礼:“陛下若无其他吩咐,请容臣等告退。”

李承乾也明白这些家伙的心思,笑了笑说道:“诸公慢行......来人,替朕送几位卿家出宫。”

几人朝着李承乾躬身再拜,转身匆匆离去。

出得宫门,几只老狐狸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各自登上停在丹凤门外的马车,朝着不同的方向赶去。

至于他们要去干什么?

当然是抢在其他人前面,给自己的学派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太极殿之会上多抢几个位置!

刚才皇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推平太极宫,将太极殿单独留下来,用作召开会议的会场。

太极殿能容纳多少人,他们比谁都清楚。

这座帝国曾经的第一大殿,最多的一次,也不过容纳了七百多人,这还是把皇帝和他的随从队伍算进去的人数。

如果把皇帝和他的随从除去,剩下的也就只有六百出头。

此番太极殿之会,皇帝的几个儿子,宗室族亲,各家勋贵,一众特进肯定都是要参加的。

这些人全都加起来,少说也有一百多个。

再减去这一百来号人,剩下留给各家学派的席位可能只有四百多。

听上去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却是狼多肉少。

如今天下学派有名的数十,无名的数百,哪怕每一家只出一个人,都足以把太极殿挤爆。

更何况有的学派肯定不止一人出席,比如墨家,比如黄老。

看在张季和房玄龄的面子上,皇帝一定会给予优待,这样一来,留给其他人的席位就更少了。

当年汉宣帝召开石渠阁之会,决定了之后数百年儒家的发展方向。

眼下天子召开太极殿之会,很有可能如石渠阁之会一般,决定将来百家学说的兴衰。

为了保证自己学派在太极殿之会上的话语权,他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努力,争取拿到更多的席位!

......

修仁坊,邠国公府。

内宅,书房。

苏亶眉头紧蹙,不停地唉声叹气。

在他对面,孔颖达同样愁眉不展,花白的眉毛拧成了结。

半晌,国丈大人才开口道:“唉,给中山王说亲一事,害的冲远兄清誉有损,是老朽之过。”

孔颖达摇了摇头:“元宰(苏亶表字)兄这是说的哪里话,你也是为天下儒门子弟考虑才如此行事,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如之奈何......”

之前二人面圣的时候,李承乾只看出了苏亶要为李彻拉拢崔氏这个外援,但事实上苏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让李彻和崔妍成亲,是儒家的一次“学术自救”。

自从诸子百家复兴,儒家内部如同汉初之时那样,分裂出了好几个小派系。

除了最坚定的鲁儒外,公羊派,谷梁派,孟子派,《诗》派......

这些原本已经消亡在历史长河中的学派再次被人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一时间从者如云,将好好一个儒家切割的七零八落。

眼下儒家虽然表面看上去还是天下第一,但真要是单独挑出其中一支,已经比不上羽翼日渐丰满的法家和墨家了。

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思想追随者,苏亶面对这种情况,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他迫切的想要找到一个办法,重新将儒家整合起来。

和崔氏的联姻,让他看到了儒家重新凝聚的希望。

请孔颖达来做这个媒人,就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孔颖达是当世大儒,孔子的嫡系后裔;苏氏身为皇亲国戚,苏亶又是国子监祭酒,地位相当超然;至于崔氏,天下士族之冠的名号虽然有些蒙尘,但还算好用。

这三方势力加在一起,立刻就能竖起一杆儒门大旗,让所有儒门子弟无论派系,尽皆心向往之。

到时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哪怕不能重现儒家唯我独尊的局面,至少也比现在这样一盘散沙要强。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皇帝心血来潮要给李彻选妃,不仅让苏亶的计划功败垂成,同时也让孔颖达的光辉形象蒙上一层阴影。

一个名满天下的大儒跑去给人说媒,哪怕这人是皇帝的嫡长子,也有些好说不好听。

原本孔颖达是抱着为儒家大业牺牲的心态答应这件事的,可现在牺牲是牺牲了,该得到的回报却不知还能不能拿到手。

正在两人愁眉不展,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管家突然进来拜道:“老爷(注1),贤王拜访,王驾已在门外......”

......

注1:老爷不是唐朝的称呼,唐朝下人称呼主人一般是用“主子”或者“某郎”,个人感觉听上去怪怪的,所以就没用,勿深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