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愤恨

河东郡,解县。

县城南郊,数十间草庐相接,传出朗朗读书之声。

关羽一手捧着书简,一手端着酒杯,享受赋闲的时光。

草庐中,聚集了无数士子。

关羽的父亲关毅以孝顺闻名,远近皆知。

关羽进入河东郡后,扫灭西凉军,稳定一方,更是让人敬仰。

对于关羽被削去官爵一事,大家也都觉着惋惜。

得知关羽回乡结庐隐居,不少寒门士子来投。

对于这些寒门士子们来说,高门大户出身的主公也看不上他们。

关羽这人,通晓大义,体恤寒门,又是在落魄之时,倒是值得投奔。

而且,这些寒门士人不相信关羽会一辈子隐居。

相信跟着关羽,总有出头之日。

远离了刀光剑影,关羽有了一些想法。

天下之乱,乱的是人心。

人心为何而乱,不外乎是两个原因。

一是腹中饥瑾,二是不通学问。

百姓吃不饱饭,自然心生怨恨,有一点不满,就很容易激起民变。

不通学问,百姓就会心性不稳,容易被裹挟蒙蔽。

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是请朝廷尽快恢复农耕,让百姓吃饱饭。

二是开设学堂,有教无类,丰富百姓的学识。

关羽心中便有了劝农崇学的想法。

在士子们的助力下,最终形成了劝农崇学策。

十天前,关羽将策论通过河东郡守上交给皇帝。

这会儿就等着皇帝的回音了。

关羽喝了一口酒,感觉有些苦涩。

大哥的作为,让他有些寒心。

哪怕大哥装一装,说是哪个谋士出的主意,他也不会那么生气。

“将军,朝廷开始推行劝农崇学策了。”

一位侍从走进草庐,朗声道。

“是吗?”

关羽顿时喜上眉梢,凤眼微启,捋了捋颔下长须。

“某就知道,此乃德政,陛下一定会推行的。”

自己主持策划的策略,被皇帝采用,是一大幸事。

关羽猛灌了一口酒,朗声大笑。

擦了擦嘴上的酒渍,关羽的目光落到了侍从身上。

看他的样子,却有些不太高兴。

“君义,你为何不高兴呢?我等辛辛苦苦写成的策略被陛下采用,这是件大快人心之事啊。”

这侍从姓士名仁字君义,幽州广阳郡人,是关羽的铁杆旧部。

两人自刘备合徒众时期就已相识,关系十分亲密。

“将军,劝农崇学策是发布了,但是是以司空府的名义发布的,告示上写明了,献策者是曹操。”

“什么?”

关羽凤眼怒睁,脸颊涨红,一抬手,连着竹简一下子拍到桌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真是岂有此理,陛下怎会把某献的策略说是曹孟德的?”

士仁叹息道:“将军不要生气,这算是士族们常用的路数了,看到好的策略,就冠上自己的名字,献给朝廷。”

关羽不知,刘备将劝农崇学策安到曹操身上,算是对关羽的一种保护。

“曹孟德,匹夫,竟敢欺负到某的头上!”

关羽自然知道士仁所说的路数。

若是寒门士子,被当朝重臣以这种方式采纳了策略,还算件荣耀的事情。

但关羽曾官至弘农太守,是做过府君的人,也被如此夺策,心中的愤怒,再也难以压制。

关羽粗粗喘了几口气:“某明明是把这策略献给了陛下,曹孟德是如何拦截的?”

士仁啧了一下嘴,叹息道:“将军献策,无论走何种途径,总是要过宦官之手的。”

“这些宦官们也不都是无能之辈,自然能看出来策略好坏。”

“曹孟德是阉宦之后,和这些宦官本就是一党。”

“他们耍些阴谋,给陛下看策略时,说是曹孟德献的策,也是有可能的。”

关羽听完士仁的分析,微微点了点头。

关羽献策,一是为了给百姓造福,二是为了能得到皇帝的注意。

如今,策略能推行,是一件好事。

只是没想到,被别有用心之人摘了桃子。

“将军,不如将此事告知左将军,让他为将军说句话。”

“不可!”

关羽伸手阻止,他正在和大哥赌气。

大哥增援兖州,让他随军,他没有去。

这时,怎好再求大哥为自己出头。

“士仁,曹孟德现在何处?”

“近闻兖州民变,曹孟德被赶出了兖州,现在困守荥阳。”

关羽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青色长袍,到一旁兵器架上拿来佩剑。

“士仁,随我去荥阳,我要亲自找曹孟德理论。”

士仁知道关羽的脾气又上来了,急忙拱手劝阻:“将军现在是一介白身,曹孟德位列三公,将军如何与他理论。”

“就凭某手中这三尺长剑!某要让曹孟德知道,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士仁急道:“左将军东出虎牢,和曹孟德在一处,将军这不是故意让左将军为难吗?”

关羽一愣,刚刚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如果能让大哥为难。

那就太好了!

“士仁不要劝阻,某就是要去荥阳,格杀曹孟德。”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躁动了起来。

关羽感觉有些不对。

草庐这边多是慕名而来,结庐读书之人,向来清幽祥和,很少有这种嘈杂之声。

关羽放下佩剑,缓步走出草庐,立在檐下。

“朝廷这么做,也太不公平了!”

草庐前,无数学子聚集,一位学子拿着一张告示,朗声为关羽鸣不平。

“这策略明明是关将军献的,竟然被朝廷写作司空曹操献策。”

“我等不如直接去长安,到宫前请愿,让陛下明察。”

不少士子参与了制定劝农崇学策,也都倾注了心血。

眼看劝农崇学策被冠上了曹司空的名字,大家心里都带着怨气。

看到大家伙都来给自己鸣不平,关羽心中感激至极。

但是想想,领着一众士子去叩天子门,有些欠妥。

关羽拱手道:“诸位,陛下能推行劝农崇学策,可见其贤德,我等不当惊扰圣驾。”

“此次劝农崇学策被截夺,应是曹司空和宦官一党内外勾结,某要到荥阳,亲见曹司空,问他讨个说法!”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应承。

“将军,且等在下一日,在下安排好家中事务,随将军一同去荥阳。”

“在下也愿意同往,某就不信了,朝中有贤君圣主,忠臣良将,他曹司空还能一手遮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