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借粮

良哥儿最聪明,跟秦知书学了三个月,简直是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说话举止,都带了些书卷气了。

不然怎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呢?

“行,那知书他们读书的时候,谁想来就来,不过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谁要是在课堂上吵闹影响到别人,三次之后,就不许再来了啊。”陈宁事先声明。

一个小女孩,穿着薄薄的衣服,鞋子破了好几个洞,冻得鼻涕快流到嘴巴了都不知道,她举手,弱弱地说:“陈夫子,二丫也可以来读书吗?”

二丫的奶奶脸色一变,一巴掌就盖过去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读书那是正哥儿的事,你个赔钱货竟然想读书?反了天了!吃完了就给我滚去捡柴,天黑之前捡不到一担,我扒了你的皮!”

陈宁表情冷淡:“学问不分年龄不分男女,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都可以来学。我们做学问一为考功名二为明事理三为懂大义,再不济,也至少不会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被别人说几句好话就骗走。

最最起码,小姑娘们识了字,懂算账,就是嫁不了大户人家当夫人,去别人家里当丫环,那也是个能管事的,总好过大冬天的上山捡柴。”

二丫被奶奶打了一巴掌,人都被打傻了,她很害怕,小声抽泣,听完陈宁的话,她高声嚷:“我要识字!我要学算账!我要当管事丫环,我不要上山捡柴!”

在这封建的古代,姑娘家是没有自己的意愿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漫长的一生,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而活的,陈宁不是圣母,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个世界,她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唤醒一个是一个。

有了二丫带头,其他小女孩也纷纷表示想读书,虽然是奔着要去给大户人家做管事丫环的目标而来,但一旦她们开了智,懂得了思考,自我意识觉醒,她们的目标肯定也会跟着改变。

大宁朝没有女子参加科考与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但世界瞬息万变,万一呢?再怎么样,能识字,懂算数,总比目不识丁强。

有人茫然:“饭都吃不上了还去读书,这不实际啊。而且春耕马上就要到了,可是丫头们都去读书了,家里的活谁干啊?”

陈宁微微一笑:“如果仅仅是饿肚子的问题,那大家不用担心,我有个方案,大家要是觉得可行,那就让家里的丫头们都来念书,要是觉得不行,坚决不同意让丫头们过来,那我也不勉强。”

张里正觉得村人们的顾忌也是合理的,但孩子们念书也是大事,关乎到村里儿郎的前途以及丫头们以后的婚事,其实他认为还是读书更加重要一些。

“陈宁,什么方案啊?快说出来吧!”张里正催。

张里正为了梅山村也是操碎了心,所以陈宁就原谅他之前的小毛病了。

水至清则无鱼,她又不是当官的,想要别人替自己做事,甜头总得给一些。

陈宁道:“大家也都看见了,我的秋稻种成了,也丰收了,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稻是我种的我护理的,但要是没有里正和乡亲们的巡逻保护,只怕它也活不到收割的时候。

大家对我关怀爱护,陈宁自然也要知恩图报,所以,我决定拿出一半的粮,借给大家。眼下还是一起渡过这个年关,等到了春种,大家要是相信我,我就手把手教大家种粮的方法,万众一心好好种粮,等到丰收了,大家有余粮了,再慢慢还我。”

是借粮,不是派粮啊?

有些村民十分失望,嘀咕了几句,徐京涯突然抚掌:“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娘子心中有格局,本官佩服!”

村民们:……

虽然听不懂但知县大人都说好,那就肯定是好的,而且陈宁刚才也说了,有余粮了才慢慢还她,也就是说不用急着还,那要是三年五年下来都没有余粮,他们借粮其实也跟派粮差不多了。

“谢大人赞。那这粮,要借多少,怎么借,我今晚和里正订个标准。现在先统计下有多少人过来跟知书他们读书。”

古代晚上没有别的娱乐活动,也就只能早点睡觉生孩子了,因此梅山村虽然只有四十多户人家,每家孩子最少都三个,家里兄弟多的,加起来一家都十多个小孩。

很快统计出来了。

梅山村适合念书的孩童,五岁以下十个,五岁至十岁二十个,十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二十个,看来得分班教学了。

见陈宁皱眉,张里正小声建议:“要不,五岁以下的先不要过来?”

“孩童越早开蒙,对孩童的智力开发就越有利。”村里的孩子,两岁就能自理了,因此陈宁说,“两岁半,能坐得住,有自理能力的都可以来学。”

分班教学,那她那三间房子就太小了点,她跟张里正说要扩建,问土地的问题,也让苏水生找人,说会给工钱。

张里正摆摆手:“陈宁啊,难得你肯带着村里的孩子一起念书,我们非常感激,这房子扩建的事你就别管了,交给我们!保证十天之内把房子给弄好!”

“那行,回头我重新画个图纸,里正就按着图纸来改一改。”

“好好好,没问题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一想到以后他们村的孩子也能上学,里正就好高兴。

村民们也高兴,孩子能过来蹭学,他们也能从陈宁这借粮过冬,明年春种的时候,陈宁也愿意把种好粮的方法教给他们……

陈宁可真是好人啊!

陈老从进门就一直留意这些村民了,一开始,这些村民来吃白饭,嘴上说着恭喜恭喜,但还是有人冷嘲热讽,再看现在,也就一席饭的时间,这些村民就对陈宁感恩戴德了,围着她一口一个‘陈夫子’的叫,那脸上的欢喜是真心实意的。

她好像也没做什么吧?粮是借的,没说不用还,小孩子们来读书,那主要也是跟着秦知书他们来学,夫子主要还是他们家少主,那用来读书的三间房子也还是村民负责修,她就只出了个嘴,至于种粮的法子,大家该懂的都懂,她能教些什么呢?

抛秧的技术?那看上一眼就会了。护理的技巧?那现在还没到春种呢,谁知道陈宁不会出尔反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