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因为真实,所以美丽

《功夫》还在热映,还在热议之中。

不过李易却携家带口,踏上了特别的旅途。

这一趟李易一家子人包括他老爸老妈,旅游的路线提前已经规划好了。

“梦回丝绸之路!”

其实之所以会想要走一走千年前的丝绸之路,还是因为今年的青年国际电影节。

有一部旅游纪录片大红,让李易也颇为感兴趣。

其实像欧洲,亚洲,美洲,乃至于非洲的旅行,李易都去过,但是唯独丝绸之路上的那几个国家,李易还真的没什么接触。

当然也和这些个国家的确在旅游方面,在宣传和印象方面,的确有所不及。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西汉时张骞以长安为,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

不过这一趟旅行,却让李易颇有收获,甚至有些惊喜。

特别是第一站伊朗,在印象当中,大概最多的就是神秘,这里也被称作是黑纱笼罩下的国家!

当然在前往丝绸之路之旅之前,李易也做过一些准备。

本以为是一些网友瞎编的,可是当到了之后,李易才发现,原来是真的。

一路上,无数的人问李易他们来自哪里,当答“a”的时候,当地的他们一脸茫然,但当李易按照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回答“qin”时,他们露出的绝对是热情和敬仰的笑容。

这不由的让李易有种,从“秦”而来,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丝路通商的驼铃声声.

李易一家子,不是导演,就是演员歌手,所以,自然而然地来到这里,对这方面的东西也相对比较。

甚至于很多时候,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度,李易更多的也是通过电影。

这不,李易他们在路上就遇到一个剧组在拍戏。

甚至李易还遇到了老熟人,阿巴基导演!

之所以说是老熟人,主要是李易在不久前的国内的国际电影节上,刚见过他,最早认识对方,大家还是戛纳电影节对手来着。

“嘿,李,欢迎来到我的祖国!”

阿巴基导演见到李易显得非常的热情。

“这里很神秘,很美,也很出乎我的预料。”李易笑着说道。

阿巴基导演闻言却是叹气道:“其实很多人对这里的印象都是如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通过电影,让世界认识我们的祖国,但是显然我们做的还不够,还不够好。”…。。

电影作为一种可以揭开国家和文化神秘面纱的通用语言。

但是这些年,伊朗虽然出过不少享誉国际的大导演,可惜的是,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电影总是喜欢拍的是那种反应社会现代问题的视觉震撼的作品。

所以,反而让大家通过电影,加深了某种负面的感官。

当然,不是说他们只会拍这类的电影,而是这类的电影,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标签。

只有这类的电影,更加的出名。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过去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华国电影,有些相似。

只不过现在华语电影已经今非昔比。

阿巴基也是伊朗的赫赫有名的导演,他最擅长的是拍摄乡土影片。

阿巴基的确非常热情好客,强烈要求招待李易一家子人。

他乡遇故知,自然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李易并没有拒绝,期间自然而然地两人谈论到了关于电影的话题。

突然阿巴基看着李易道:“李,你去意大利西西里旅行,于是有了那部《天堂电影院》,你去法兰西旅行,于是有了放牛班的春天,你前往瑞士旅行,于是有了《海蒂》,如今你来到了这里,是否有兴趣拍摄一部我们的这里的影片?”

事实上,有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李易旅行拍摄的电影,每一部都让拍摄地成为了旅游打卡圣地,这也让他备受国际上的那些个旅游国度的欢迎。

对于一些小国家来说,毫不客气地说,电影真的是为数不多的,他们向外展现自己的一个机会。

当然了,李易之前去的那几个国家,本身并不是什么小国,可是他们也依然无比的欢迎。

而伊朗当然不是什么小国,可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更欢迎李易这样的享誉世界的国际大导演。

阿巴基虽然在欧洲也颇有一些名气,但是更多的是在几个电影节有点名字,这些年,其实他们也有不少导演走出去,在奥斯卡,在全世界范围都有了一些影响力,可是也要看和谁比,和李易比起来,就差的太多了。

关键是李易早前拍的那些电影,无一不被称作是经典之作。

“这对于你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吧?要知道,我过去拍的,除了《海蒂》,其他两部影片,都是比较久远的时代”李易摊了摊手道。

他没有直说,因为一些原因,其实伊朗的城市虽然也很不错,风景也很美,可是实际上,这里的给他的印象除了神秘和富有特色之外,更多的依然是落后和穷困!

这也是事实。

这也是为什么李易说,对他们来说不会是什么好事的原因。

比如李易拍摄的《天堂电影院》虽然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多年前的那个小镇,也很穷困,可是毕竟现在不同了啊。

“不,不,不,外界对我们有太多的误解,我们并不害怕大家知道真正的我们的祖国的样子,我们只是害怕,外界把我们妖魔化了,我希望你能从一个旁观者的客观的角度来告诉大家这里是什么样的。哪怕其中的确有贫穷和落后!”阿巴基慎重其事地道。…。。

李易闻言倒是一怔,也是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